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

別人吃麵,我沒喊燒,可是嘴還是被燙著了!


想像有一個餅,由二個人分食。本來是A分得比較多,B分得比較少,雖然不公平,但因為B好像也沒其他的選擇,日子也就無奈地過了。可是B有個親戚C認為不公平,整天吵著要求里長伯D一定要出來主持公道,請AB該得的份分給B。里長伯D考量了半天,訂了個規則,號稱是同時考量AB的權益後最公平的分餅規則,可以讓AB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沒想到,AD罵慘了,說這種分法讓人沒辦法過日子,只有腦殘的人才想得出來;C更是生氣得想把D痛打一頓,說D跟剝削者站同一陣線,欺騙了大家的感情。照道理,分到多一點餅的B應該要很高興,不過好像也沒有,因為A研究了新分法,發現如果把路人E抓進來一起分餅,他的損失會少一點。結果B分到的餅看起來並沒有想像的多,甚至,感覺比原先還小一點 (依照里長伯的解釋,那絕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)。比較倒楣的是路人F,本來這件事應該跟他沒什麼關係的,他一邊走一邊吃自己的餅 (享受著在不景氣中有餅吃的小確幸),沒想到被正在跳腳的C碰了一下,鬆脆的餅皮掉到了地上,無端地少吃了一口餅。在這個全世界最公平的規則訂定後,除了得到從天上掉下來的一小口餅的E外,A痛苦、B難過、C生氣、D委屈、F倒楣,總括一句,就是「大家都不爽」。(當然,也有可能ABCD其實都在暗爽,但卻要假裝很不爽,免得別人以為自己拿得太多或給得太少。)*

政策的推動與法律的修改一定涉及資源的重分配 (如果沒有,為什麼要辛辛苦苦修法?),所以應該有些人會喊「YA!」,有些會人會喊「NO!」(通常比較大聲)。我實在很難想像,為什麼有人會拼了命去推一個「大家都喊NO!」的政策。不過,這些年,在這個被曾經被稱為寶島如今被稱為鬼島的地方,好像發生什麼都不值得大驚小怪了。

有趣的是,很多人稍早並未察覺,他跟我一樣都是路人F,總覺得勞資在爭的「一例一休」跟自己沒什麼關係,立法院裏的爭吵也只是政客們在作秀而已。不幸的是,事情沒那麼簡單,你只不過乖乖地窩在家裏看韓劇 (或日劇),一例一休的推動就讓你變窮了一些,可以買的東西就變少了一些。可惜的是,當你察覺到,要大聲喴「NO!」的時候,可能已經太晚了。

「影響史無前例」一例一休上路後的八大衝擊

其實,「一例一休」這個議題已經讓我困惑許久了。上面這個連結的這一篇報導是我最近看過比較簡單易懂的一篇,看過之後稍能理解「一例一休」到底在說什麼。即便如此,我猜還是可能會有人認為這篇報導是有問題的。若然,聰明如你,一定可以為我解惑,告訴我,到底誰是「一例一休」政策推動的受益者?

不是我!是你嗎?
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*比喻未必周全,你看看就好,如果可以,你也可以改寫成你覺得比較接近事實的比喻

其他相關新聞……
一例一休漲價是必然 賴正鎰:結果是三輸


一例一休遭批「三輸」、「爛蘋果」 行政院:高度遺憾不滿

 談一例一休 呂秀蓮:我也是受災戶



老人機構恐因一例一休漲價 家屬:政府不懂民間疾苦
 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80%81%E4%BA%BA%E6%A9%9F%E6%A7%8B%E6%81%90%E5%9B%A0-%E4%BE%8B-%E4%BC%91%E6%BC%B2%E5%83%B9-%E5%AE%B6%E5%B1%AC-%E6%94%BF%E5%BA%9C%E4%B8%8D%E6%87%82%E6%B0%91%E9%96%93%E7%96%BE%E8%8B%A6-050400370.html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